这张图是我的手机第一屏,代表着我平常使用最多的Apps,社交已经成为我日常打开最多最频繁的应用,而这背后则是互联网商业公司梦寐以求的金矿。
陌陌昨天上市了,被刷屏的背后是很多人的不解:为什么社交软件这么值钱?一个Apps为何市值已经超过了新浪微博。红叔告诉你社交软件的背后是高质量关系链和情感贴合,也是互联网当中最为纯粹最珍贵的金矿。
陌陌、微信、手机QQ同属于移动IM软件。十年前,所有的人都认为IM软件没有商业模式,用户获得了沟通方方面的满足但是没有任何消费。但是今天IM用户具备最高黏性,并且升级为身份认同。在这个基础上去做支付、营销以及后续产品的推广上用户就没有了认知障碍,这是一个新的身份标签时代的崛起。
苹果的高速发展,是通过建立一套基于App store的商业模式来聚集大量的开发者创作满足各种需求的APP来实现软硬件加互联网服务的生态环境,这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智能手机生态环境的根本。从这方面看而微信正在变成由这个生态中的一个普通App急速生长成为癌症,因为它生长太迅猛了,以至于它没有取代别的APP而只是挤占了用户有限的时间,成长为超级APP。
竞争模型的形态
从竞争模型来看:竞争的最底层是功能竞争,我有你没有,所以我赢;第二层竞争是体验竞争,我有你也有但我更好用,所以我赢;再上层的第三次品牌竞争,我有你也有同时体验不分上下,但我品牌能赋予消费者更多“情感认同“,所以我还赢;竞争模型的最高层是身份识别,即消费者是谁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购买使用该商品后能成为”谁“。
当你开一辆特斯拉能成为”科技新贵“并结识更多的科技新贵,用iPhone就能获得周围“土豪”的认同感一样,这个时候竞争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很难打败。身份识别是IM的基础属性,也是IM软件擅长的地方。一个高质量利益链的微信群绝对会让你每天都会多次查看,并且成为一种心理满足的资本,一个高质量的陌陌推荐兴趣小组能成功为你在茫茫人海找到最近的同样兴趣的人,最后反映在你因为这个微信群获得了物质或者精神的收益。这种巨大的归属感会让你成为高质量的App用户,即使微信也仅仅提供了组群的功能,陌陌只是根据标签自动为你推荐。
从社交切入其它需求为何如此强劲?
互联网推动了信息大爆炸,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推动信息进一步二次大爆炸,产生的连锁反应是时间碎片化,其结果是导致在时间严重碎片化后”效率提升类“产品大发展。先是微博来解读定向的高速度信息获取,没有微博前新闻的新鲜度是一天,有了微博之后是一个小时以内。高速度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低质量,当大量的低质量信息充斥微博的时候,当用户发现王菲离得那么近却又是那么远的时候,微信、陌陌这批Apps及时的出现了。
“方便了那么一点点”,科技界永远都是靠这些一点点实现颠覆的。5年前我还在手机销售部门实习过,组长想要群体通知消息只能选择飞信,那个时候飞信是相当多用户必备的工具,大部分时候需要一个一个短信通知,非常麻烦。而今天,我相信所有的人聚会都会事先拉一个微信群,喜欢滑雪的A同学也会在陌陌上寻找志同道合的陌生人。方便了一点点的下一站就是彻底的领先。
社交软件本身并不盈利,不过背后的流量却让广告商垂涎三尺。站在商业角度来看。目前互联网流量慢慢集中在BAT三家,流量价格也是一路攀升。根据TMTInsight统计,CPC价格从05年的0.6元一路上涨到现在的9.2元。CPM也从05年的0.5远长到了16.5元。传统流量价格大幅度上涨已经让互联网产品的推广费用占比越来越大。
一次投入与终身收益
这个时候社交的作用凸显出来,从社交方向切入具有最低的消费心里障碍门槛。以IM衍生的产品可以直达活跃用户,形成联动效应。在目前互联网变现模式最为成熟电商、手游、广告三大模式都可以直接切入,而后两者正是IM老大微信最大的变现模式。
更为核心的是社交产生的用户属于高粘性,日均开启次数远超其他类产品。等于说是“一次投放、终身收益”的典型,同时属性迥异的用户也是大数据投放的基础,可以快速实现精准投放,大幅度降低后续产品的推广成本。所以移动IM老大微信估值已经超过400亿美元,陌陌也在IPO首日直接大涨26%。
沟通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从近50年来的信息革命来看,任何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产品都有最长久的生命力。例如通信技术满足人类的随时随地沟通需求,触摸技术彻底淘汰了手机键盘。移动IM软件之所以值钱并不是今天的商业模式(实际上微信、陌陌纷纷强调用户体验不盈利),而是在于明天的无限想象空间。
看到现在,你说社交值不值钱?
以上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