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过年了,可是互联网并不消停。微信与阿里巴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微信相继封杀了支付宝红包以及阿里旗下的虾米音乐、天天动听,此外还有丁磊的网易音乐。因此,这被称作是“微信封杀门”。
对于封杀支付宝红包,微信的解释是不允许以发红包行为进行恶意营销;对于封杀几个音乐应用,微信的解释是他们都有盗版音乐,为了维护正版所以封杀。对于这样的解释,显然无法让所有人满意,甚至有些“搪塞”。
阿里与微信一直在相互封杀
如果孤立的看“微信封杀门”或许感觉微信的确霸道。若从长计议,你就会发现”微信封杀门“其实是2年来阿里巴巴与微信相互封杀的一个小片段。
2013年7月底,微信封杀了一些针对淘宝商品和商家营销的公众账号,微信此举是不希望微信成为淘宝的流量入口。
2013年8月5日,微信5.0发布推出微信支付,紧接着阿里系相关人员就大肆微信支付有安全硬伤,同时淘宝、天猫禁止使用微信支付二维码交易,禁止微店二维码和链接。
2013年10月,阿里巴巴推出来往对抗微信,微信封杀了来往转到微信的链接,让来往在微信上绝迹。与此同时,阿里旗下的虾米音乐取消分享到微信按钮,改为分享到来往;阿里投资的新浪微博手机客户端不能分享到微信。
2013年11月,手机淘宝已经关闭了从微信跳转到淘宝商品和店铺的通道,从微信的淘宝商品以及店铺的链接点击进入,会跳转到手机淘宝的下载安装页面。
………(此处省略1万字,还有多场口水仗、封杀仗不一一列举)
再把视线来回到2015年2月2日,微信封杀支付宝红包活动、虾米音乐以及天天动听,你会感觉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是正常的对战而已,只不过微信这次集中封杀了阿里旗下的三款产品搞得动静有点大罢了。
至于对网易音乐的封杀,除了微信官方所谓的“版权”问题外,算是对网易指责QQ音乐抄袭的回应。2013年9月网易云音乐曾公开指责:QQ音乐在其最新版本中“借鉴”引入了网易云音乐的DJ节目、歌单以及歌手入驻等功能,希望QQ音乐不要再继续“借鉴”。
“封杀战”的背后是什么?
在封杀战的背后,其实谁都知道是利益。如果微信不做支付、不做微店,那么阿里巴巴不会和微信有封杀战。就如同美国的Facebook,虽然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直到2014年10月才推出支付功能,此前一直专注于卖广告,加之在国外没有一家如此强势的电商和支付公司,所以都相安无事。
但是在中国,阿里巴巴不仅有电商,更重要的还有支付,这意味着阿里构建了一个封闭的交易系统,开商场又开银行。而且阿里巴巴上市后,已经将金融作为下一步的重点,蚂蚁金服、阿里小贷以及进军农村市场、成立网商银行,这都意味着阿里的未来是一家金融公司。
与阿里一样,腾讯扔掉了电商、搜索等一系列负资产后专注于社交平台+支付体系,这就如同政府一样,掌握了你的户口本,同时还掌握着中央银行。微信支付成为腾讯的重要金融武器,接着又开了一家webank网上银行,显然腾讯也要成为一家金融公司。于是,阿里巴巴与腾讯在战略上完全趋同。
由于两家都是基于网民来开展金融服务,所以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金融用户多了必然减少在腾讯平台上的金融用户,因此两家必然进行战斗。这是从商业竞争角度分析,如果从互联网公司发展来看,搞圈地运动似乎也是互联网公司的一种习惯。
互联网公司目前打造的所谓生态系统,其实就是对内开放对外封闭的系统。无论是自己打造产品,还是投资别人的产品拉到自己的生态圈里,都要同其他生态圈划清界限,比如,滴滴打车只能用微信支付,快的打车只能用支付宝支付。这和当前的银行是完全不同的,银行只是作为一个基础设施提供,任何商家都可以使用各种银行进行交易,用户也可自由选择。
而互联网公司则是通过不同的账号体系、支付工具和技术手段让商家、用户做二选一。本来互联网的精神就是开放,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比传统金融业更为封闭的事实,这确实耐人寻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互联网行业一直处于创新的前沿,监管力度弱,信奉的是“丛林法则”,诞生的自然也是草莽英雄。
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互联网公司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监管,目前互联网金融政策、社交网络实名制政策等许多政策相继出台,相信互联网公司也必将面临监管和治理,这对于疯狂生长,搞不开放、不合作、不正当竞争的互联网现状将起到管理作用,对于广大网民来说应该是件好事。
(以上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