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最近有一句话很受关注:创业期曾假扮女孩子陪聊。这是马化腾在香港大学的Dream Catchers论坛上爆的料。
我印象最深却是马化腾另一句话,为了逼出微信,腾讯内部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做微信,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一点点不同。我们当时很紧张,(腾讯)内部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都叫微信,谁赢了就上谁。最后广州做e-mail出身的团队赢了,成都的团队很失望,就差一个月。”
过去,腾讯传出来的消息主要是张小龙团队和手机QQ团队的大战。腾讯这种内部PK是很激烈的,据说当时,张小龙团队和手机QQ团队的竞争也很激烈,甚至通过一些竞争手段来PK掉对方。没想到,还有一个成都团队也在做微信。小马哥也有狼性的一面的。
创业不易,互联网创业更不易。错过一个风口,就是灭顶之灾。
但是,创业16年来,马化腾几乎没有错过中国互联网所有大的风口,为什么?
一个关键词是危机感。马化腾说:“3年前,互联网在PC上面,这三年完全颠倒,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也有国内的公司在移动互联网转换的过程中跟不上,飞速地掉队。甚至强大如Facebook,股票一度跌到700亿,是因为大家担心它向移动端转变有问题。直到这两年Facebook迅速重视移动端,包括whats app的下血本的收购,不敢怠慢,一点都不敢,否则就是灭顶之灾。”
另一个关键词,我认为是灰度机制。我曾经跟马化腾深聊过一个问题,什么是腾讯微创新最最核心的武器,马化腾给了三个关键词:用户体验;快速迭代;灰度机制。
马化腾的灰度机制是这样的:很多公司在一开始做产品定义时,要么确定它是黑的,要么确定它是白的。但是马化腾发现,互联网产品的定义是有用户投票决定的。在一开始,我们不定义它是黑,还是白,有一个灰度的周期。在这个灰度周期里,让用户的口碑决定它是生是死,是白还是黑。
当然,这带来的一个结果,用我一个朋友梁宁的话,就是:花钱如流水。用马化腾的话,就是:允许适度浪费。
说的再直接点,这也是马化腾创新上的灰度机制: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鼓励内部竞争内部试错。
马化腾说过,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我们还会有一个困惑:自己做的这个产品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我的经验是,在面对创新的问题上,要允许适度的浪费。怎么理解?就是在资源许可的前提下,即使有一两个团队同时研发一款产品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你认为这个项目是你在战略上必须做的。很多人都看到了微信的成功,但大家不知道,其实在腾讯内部,先后有几个团队都在同时研发基于手机的通讯软件,每个团队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方式都不一样,最后微信受到了更多用户的青睐。你能说这是资源的浪费吗?我认为不是,没有竞争就意味着创新的死亡。即使最后有的团队在竞争中失败,但它依然是激发成功者灵感的源泉,可以把它理解为内部试错。”
为什么提这个灰度机制?
是因为,好几个微创新学员经常提一个问题:互联网转型,我们的战略很清晰,但是,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我认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可以借鉴马化腾的这个灰度机制。如何借鉴,我有三个建议:
1、一定要建立一个互联网小分队。在产品、组织结构上跟母公司有一个切割,让这个小分队能“灰度”成长,而不是一开始就定义它是黑是白。
2、一定要有内部PK机制。PK当然要跟结果强挂钩,跟激励强挂钩。更重要的是要把决策权下放,要让一线能够指挥炮火,甚至是,容忍错误的炮火。
3、一定要有做爆品的目的。灰度机制的目的不是为了灰度,而是为了爆品。爆品就是能够引爆市场的口碑产品,也是内部灰度竞争的终极评判标准。
你在转型创新上敢灰度吗?
(以上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返 回